如今大家都非常重視室內空氣質量檢測,但是很多檢測的數據并不準確,那么你知道應該如何判斷室內空氣質量檢測的數據準確性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

1、溫度
然國家標準中并沒有明確的要求,只是要求在正常標準的環境常態(冬季16-24℃、夏季22-28℃),結合甲醛的正常揮發濃度條件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住宅中對溫度的要求等,建議檢測時室內溫度不低于22℃(23-28℃為宜)。溫度過低的話甲醛揮發會偏低。
2、人為的因素
檢測人員的操作過程是否規范、嚴格,不然會影響檢測的結果。還有檢測單位使用的檢測設備是否準確可靠,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一般化學原理的檢測儀器相對比較客觀準確,電子感應式受限于傳感器技術的影響檢測存在明顯的誤差。
3、檢測房間的環境狀況
正規的檢測室內空氣時,應該關閉門窗、關閉家具的柜門抽屜等,如果關閉了門窗但開著家具的柜門抽屜等,檢測的結果會高于常態下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濃度值。還有,檢測過程中每個房間的門盡量相互關閉,不要保持通風。
封閉過程和檢測過程中不要進行影響測試結果的活動,如吸煙和用燃氣灶等,另外,檢測現場需清理干凈,不能堆放殘余的涂料、油漆、板材等,封閉過程和檢測過程中不要使用化工產品,如空氣清新劑,香水等等。
以上是影響室內空氣質量檢測的因素,了解這些因素,希望大家能夠更準備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