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項目三廢治理設施的驗收是對建設項目進行環境監測的全面檢查,是企業能否通過環保驗收的重要環節,它有別于平時的環境監測,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經過實踐的積累,對驗收環境監測中存在的諸多難點和疑點,鋼結構檢測企業認為應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1生產周期的確定
建設項目有的生產周期長,有的生產周期短,在一個生產周期內的各個時段,污染物產生的量、濃度有很大的差別。環境監測前應詳細了解企業的生產工藝,各個工藝段的污染產生情況,合理確定取樣時間,有針對性地取樣,獲取企業污染物排放的真實情況,對生產周期明確的企業環境監測2~3個周期,每個周期進行3次以上采樣;對沒有明顯生產周期的應進行2d以上、多頻次的環境監測。
2生產工況的影響
驗收環境監測經常受到企業生產工況的制約,生產量達不到設計能力的75%,或者廢水的處理量達不到設計處理水量的75%以上,此時水處理設施沒有經過設計水質水量的全面考驗,不能反應該設施的真正運轉效果,不能進行驗收環境監測。有些企業會采取不法手段企圖蒙混過關。因此,應有專人對企業的投料、生產過程、產量進行監督記載,檢查廢水的流向,確保驗收環境監測的前置條件符合要求。
3環境監測時機的選擇
生化處理是目前污水處理中常用的工藝,受氣溫變化的影響較大。在冬季,菌種的繁殖、活躍度就會降低。因此,驗收環境監測應把握時機,選擇在氣候惡劣的條件下進行,消除氣候變化引起的影響;有的企業試生產時間短,生化效果不好,導致水質不穩定,這時匆忙申請環境監測,只得增加藥劑含量,這種情況應引起注意。
4環境監測點設置
除了在處理設施的進水和出水處設置點位外,應在流程中適當增設點位,中間點位的化驗項目可以適當減少,選擇主要的污染因子。其目的是可以測試處理的處理效率,可以防止廢水處理中的弄虛作假。有的企業為了蒙混過關,在氣浮溶氣或是生化池中投入了大量清水,通過處理單元的處理效率就可以發現這種情況。
5測算廢水處理成本
驗收環境監測中應關注企業的廢水處理成本。有些水處理設計不科學,為節約成本,處理流程簡單,設計能力與實際水量、水質有較大出入。為了暫時達標加大藥劑投放量,導致廢水處理成本急劇上升,企業不堪重負,今后不可能維持設施的正常運轉。環境監測單位應把工作做細做實,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對企業、設計單位、環境管理部門作出說明,力求達標的穩定性和長效性。
鋼結構檢測公司跟大家分享了以上五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