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杭州環檢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報告真偽查詢

咨詢服務熱線:13819451621 (微信同號)

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新聞動態 > 環境檢測知識 >
新聞動態News center
【推薦】大家都在看
熱門知識專題
聯系我們Contact us
  • 環檢檢測
  • 熱線:
  • 手機:13819451621(微信同號)
  • 地址:杭州市蕭山區新塘科創園3-418室
環境檢測知識
多座城市欲建風道治理大氣污染

時間:2021-01-08 作者:環檢檢測

    自從“霧霾”成為熱門詞匯,除霾招數便百花齊放。減排、限行、啟用新能源……這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治霾辦法,然而近來,“借風”除霾的方法屢被提起。

    7月1日至7月2日,2014城市環境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辦。會上,一個被重點強調的觀點一經提出,便成為會議亮點。這個觀點是:城市規劃應該留出風道。

    城市風道,又稱為城市通風廊道,是指在靜穩無風、大氣擴散條件差的不利氣象條件下,為防止污染物堆積,在規劃里考慮留出主風向和次風向通道,把郊外的風引進主城區,將霾等污染物吹走,成為備選除霾方式之一。

    “城市風道”理論對治理霧霾的現實可行性究竟高不高?“留出風道”從環境保護角度,會不會對其他城市產生影響?羊城晚報記者對此做了一番調查。

    多城市追捧?

    令“城市風道”進入公眾視野的是杭州媒體的一篇報道。2013年11月,杭州媒體稱,杭州要建設巨大的城市風道,把郊外的風引進主城區,以便吹走城市上空的灰霾。

    杭州是一座“三面環山一面城”的城市,南面、西面、西北面有不少的山嶺,北面有半山、超山等,只有東面是平原,錢塘江沿老城區由西南向東北方向流去。在杭州,共有高層建筑4000多幢,大部分集中在主城區和錢江新城。

    專家分析,杭州夏季以東南風為主,原本清涼的東南風可以經過錢塘江上、夾帶一些涼潤的江風,順江堤、魚塘、農田和比較低矮的建筑群,一路向老城區和西湖吹去。但大批高層建筑正好阻擋在風向杭州主城區吹去的行經路線上。錢塘江上的風吹不進來,市中心的污染物同樣也吹不出去,風到了某一個地方,被建筑物阻擋,就要再向上“翻越”,延緩了散熱的速度,這就導致霧霾長時間停留。加之,白天高層建筑物的墻壁和屋頂受到陽光照射,區域很快升溫,杭州夏天熱島效應也更加嚴重。

    為此,有專家提出,杭州需要更多沒有阻攔的東西向街道,順著城市的風向,以利用自然風降溫、交換空氣。杭州提出結合六條生態帶進行通風廊道規劃, “開展城市通風廊道研究,減輕霧霾天氣影響”也作為今年杭州污染防治的工作重點。

    采取同樣思路的還有上海。據了解,上海在規劃建設浦東新區時,便特意留出250米寬的世紀大道作為“風走廊”.而以 “火爐”著稱的武漢,為了降溫,一度在城市內外廣泛布綠,建成六條生態綠色走廊。依靠這六條最窄二三公里、最寬十幾公里的“風道”,武漢夏季最高溫度平均下降1℃-2℃。

    翻看資料,羊城晚報記者發現,南京、株洲、貴陽、紹興、福州等多個城市也紛紛傳出類似聲音,將進行“城市風道”規劃,以此作為治理大氣污染的手段之一。

    如何打通“經脈”?

    對于“城市風道”,香港中文大學建筑系教授吳恩融曾有過這樣的表述,“風道猶如城市的‘經絡',風道不通城市也會生病”.

    那么,如何利用風道,給悶在“蒸籠”里的城市有效降溫呢?廣州市規劃局有關專業人士向記者介紹,要建城市“通風走廊”,需要考慮幾方面因素。一是構建“生態廊道”,首先要根據地區的地形地貌,結合好自然生態要素,沿城市主要道路、公路、鐵路、河流、湖泊等周邊,規劃一定寬度的綠帶。另一方面要結合城市規劃,合理布局街道走向、道路走向、建筑物分布等。

    “生態廊道可以將風導入城市,促進空氣流動,降低熱島效應;同時,廊道內大量植被可以吸收、過濾大氣的有毒物質,提高空氣質量的功能。但是,’生態廊道‘和’城市風道‘還是不同?!濒吣洗髮W大氣環境安全與污染控制研究所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吳兌說:“’生態廊道‘主要是指植被和水的問題。生態廊道和盛行風向會有交角,希望規劃部門在設計生態廊道、綠化通道和濕地建設時,讓其軸向與盛行風沒有夾角。如果兩者形成90度那是頂牛,有30-50度角效果不佳,如果與盛行風向平行,空氣就有非常好的及時擴散效果?!?br />
    據了解,德國慕尼黑每年都有焚風(一種干熱的地方性風),人們就規劃建設了五條城市通風走廊,讓焚風從城市中穿過,并把城市中既有的臟空氣帶出去,效果非常好。而在中國香港,沿著城區風道口上有高大建筑,和盛行風有了90度夾角,人稱“屏風樓”,就是造成主城區稀釋擴散能力下降的反面教材。

    翻閱廣州生態廊道結構圖,羊城晚報記者發現早期建設的沿江路、中山路,新中國成立后建的東風路,文革中到后期建的環市路,以及改革開放建的廣園路,基本都是和河道、盛行風向平行,但中間也有連接線,如廣園路部分路段,“如果部分路段引向東北走,那么到了旱季灰霾嚴重季節,借助城市風道,可以出現更強的污染物稀釋擴散作用?!眳莾墩f。

    下游城市會遭殃?

    然而,對于利用城市風道進行“治霾”的辦法,也有人提出擔心。有網友表示,假如城市建成“城市風道”,將灰霾“吹”向別地,本城的空氣是變清新了,但其風口下之地的灰霾天氣勢必會加重,生活在此地的百姓,也將“永無解脫希望”.如此一來,“城市風道”會不會是治理霧霾的“旁門左道”?

    對此,吳兌教授進行了原理上的解釋。

    吳兌說,大氣本身有稀釋擴散能力的自凈功能。當城市空氣污染物隨著風道到了下風向,當然自身的一些本體濃度會對下風向地區的當地污染物基礎濃度有一些影響,但因為大氣的自凈能力,一個氣團每向下游移動一公里,就向周邊三個方向擴散幾十米,一個立方米的超標污染物,就被稀釋到原來濃度的千分之一。這意味著,對下游城市的影響是有限的。

    還有網友擔心,建“城市風道”,為了給“風”讓路,許多單位及居民將會面臨拆遷之苦,社會財富將會在大拆大建中打了水漂,是一種勞民傷財的“治霾”方式。

    吳兌也承認,治理霧霾不是短期能解決的問題,建筑無序的狀態是一個歷史時期形成的,必須靠時間慢慢消化。設計“風廊”的目的,是將綠色帶進城市,讓城市與自然不要隔離,建筑也要通過自然采光、采風,這一切應靠規劃設計來解決,而不是靠更多地花錢。

    “借風”除霾,是否奏效,還有待觀察,但這也更說明,治理PM2.5單兵突進難以奏效,亟須聚合各方面力量共同推進。只有使生態文明的理念,深深融入城市建設、區域發展、個人生活的宏觀與微觀之中,才有清新暢快的健康呼吸。

推薦閱讀:
關于環檢

環檢CMA檢測實驗室擁有專業的技術團隊,配備各類先進的檢測儀器,可以滿足絕大部分污染檢測需求。杭州環檢檢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第三方檢驗檢測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業務范圍輻射整個中國。本中心主要檢測服務項目為專業的室內污染檢測及人造材料污染物釋放量和含量檢測,涵蓋甲醛檢測、氨氣檢測、氡氣檢測、TVOC檢測、苯系物檢測等等。

相關資訊
國內專業第三方CMA檢測機構 合作熱線:13819451621
合作意向申請: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国产免费麻豆|国产精品乱人无码AV在线A|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麻